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12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李颀性格豪放,交游很广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维等都是他的好朋友,这几个哥们都不是一本正经的官员。王昌龄做过龙标尉,高适做过封丘尉。几个丨警丨察局长混在一起,多半没干好事。他们性格豪放却又心慈手软,“拜迎长官心欲碎,鞭挞黎庶令人悲”,根本不适合做官,即使做了官也很难升迁。高适后来拜将封侯是因为在安史之乱中意外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。

李颀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《送陈章甫》,写的虽然是他的一个朋友,但我觉得正是他自己的写照。

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叶长。

青山朝别暮还见,嘶马出门思旧乡。

陈侯立身何坦荡,虬须虎眉仍大颡。

腹中贮书一万卷,不肯低头在草莽。

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

醉卧不知白日暮,有时空望孤云高。

长河浪头连天黑,津口停舟渡不得。

郑国游人未及家,洛阳行子空叹息。

闻道故林相识多,罢官昨日今如何?

通常篇幅比较长的小说散文才能塑造人物形象,李颀却只需要寥寥数行。这可以说是李颀横行诗坛的独门兵器,李白、杜甫也未能掌握这门绝技。

日期:2012-07-01 17:17:55

因为对自己的国力过于自信,所以唐朝特别好战,这有点像今天的美利坚。就以历朝盛世中排名第一的太宗贞观年间为例,平均每年至少发生一场战争,分别和突厥、僚人、焉耆、党项、羌、敕勒薛延陀、高昌、高句丽开战。和高句丽的战争旷日持久,从太宗贞观十八年(644年)延续到高宗总章元年(668年)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